《近思录》如茶,《传习录》似酒。

世纪娱乐

你的位置:世纪娱乐 > 最新动态 > 《近思录》如茶,《传习录》似酒。
《近思录》如茶,《传习录》似酒。
发布日期:2024-08-22 19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图片

《近思录》中的哲学

一、背景介绍

《近思录》是封建社会最后800年所有读书人都要读的书,共622条,14卷。

1、写作的时代背景

(1)回应佛教的冲击

   中国古代三大教:儒教、道教、佛教。其中儒家分两个时期: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和以朱熹、王阳明为代表的新儒学(宋明理学)。相对于佛教的理论性、系统性,先秦儒学不够。

·先秦儒家:更加生活、经验化。孔孟及其弟子为了回应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情况,而提出的主张。

·宋明儒学:更加理论化、系统化。当时的社会背景,佛教传进来,理论非常完备,对儒家带来很大冲击。

2、由来与性质

   《朱熹自序》,朱熹早年出入于释老数十年。后来编辑四书并作注。45岁后,朱熹把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四个人的思想编辑到一起。著成《近思录》。

   朱熹邀请在浙江影响很大的吕祖谦一起编撰该书。吕祖谦是大学问家,也是高官,对该书的编撰与传播都有很好的作用。

   “近思”二字出自《论语·子张》。[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]

·南宋时,一般读书人已经看不太懂先秦儒家的著作,需要通过四书来入门。但四书本身也不容易读。需要《近思录》来入门。后来的人认为:“《近思录》好看。四子,六经之阶梯;近思录,四子之阶梯。”

二、正式讲义

1、内容与结构

(1)卷名的变化。

   《朱子语类》载吴振录一条云。《近思录》逐篇纲目:一道体,二为学大要,三格物穷理,四存养,五改过迁善、克己复礼,六齐家之道,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,八治国平天下之理,九制度,十君子处事之方,十一教学之道,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,十三异端之学,十四圣贤气象。

·当时的篇名更详细明确,现在的篇名更简练。

(2)两种分法

①第一卷道体为第一部分:本体,后面十三卷为第二部分:工夫。

·儒家全部的学问,它的宗旨就两个字:做人。成就人的生命,具体是成圣成贤。高者成为圣人,退一步成为贤人,再往下是君子,不要做小人。儒家给人树立了一个标杆:圣人。圣人也是人,与一般人区别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。

②在第一种分法的基础上,对第二部分[工夫]进行再细分。按照《大学》的八条目来划分。

第二卷和第三卷归类为:格物致知。

第四卷和第五卷归类为:诚意正心。

第六卷和第七卷归类为:修身齐家。

第八卷到第十一卷归为:治国平天下。

第十二卷和第十三卷归为:注意事项。

第十四卷:成为一个完整的人!

2、《近思录》的哲学

  朱熹的哲学思想庞大,不能全说,择要点讲解。

(1)本体

·无极而太极:宇宙的本质,太极是本体,是看不到的。无极是用来形容太极的。

·中正仁义:内涵。

·感与应:人的生命活泼泼的,充满生机。

·性(事物的本质)、理(规则、条理)、心(精神的自我把握和体会)、情(情绪)。

(2)工夫

·希贤、希圣、希天:期待、希望,未来的不确定性。人要立志,心之所向。

·为学由己:具体落实,求学欲望。要激发孩子自己的学习的自我的期许。

·博学明理,论治识体:读书方法和待人接物方法。

·敬义夹持:操作层面,现实中的态度和规则方法。

·涵养须用敬,进学则在致知:做事要从容,优容方式,读书要今日格一物,明日格一物。讲的是读书和做事。

👍古人学习方式:半天读书,半天打坐。收拾起你的精神。

👍人到中年,未必要多读书,关键在于应用。要把外部知识引导到精神层面。

陆九渊:我就是不认识一个字,也需要堂堂正正做个人。

三、提问与答疑

1、澄清一点误传

一般都说日本明治维新受王阳明的思想影响较大,但何俊教授在日本看展览时发现,当时日本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人员基本上都读过《近思录》。

2、《近思录》不如《传习录》热销的原因?

(1)学习难度不同。

  朱熹的思想是非常重视读书,非常重视学习,非常重视敬义夹持,这是很难的。

  王阳明不太重视读书,强调个人的觉悟和实践,非常强调个人的意志和行动力。

(2)见效速度不同

    对政界和商界的人来说,没有多少时间读书。王阳明的思想可以给他直接的作用,而朱熹的学问要掌握,来的比较慢,要靠不断的涵养。

(3)爱读书的人少

🍀通常能够安静下来读书的人是少的,一般人更喜欢热闹。现代人喜欢短平快,不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对待。

◎[子夏为莒父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]《子路·十七》

◎[王阳明受追捧的时代,基本上都是急功近利的时代,不肯踏踏实实做事的时代。]王路《一万字了解中国哲学史(下)》2016

3、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差异

何俊:我也是阳明学的专家,但要说的是:

(1)朱熹的路更适合普通人

  学阳明学可以得一时之快,但却很难得终身之收获。同样一番道理,在阳明那里没有问题,他是天纵之才。他是天才人物,可以如此。我们一般人是普通人,普通人要走普通人的路。朱熹的路是给普通人走的路,是可以一点点涵养的。

(2)理学是茶,心学是酒

    陆九渊(阳明学先导)神采飞扬,上课很能感染人,王阳明也是这样。不可能所有人有机会听到他讲课,他死后怎么办呢?

   而朱子是慢慢的,有书留下来。朱熹活了70岁,而陆九渊和王阳明只活了50多岁。读《近思录》像喝茶,读《传习录》就是喝酒或喝咖啡。可以从早到晚喝茶,但不可能一天不停喝酒或咖啡

四、相关书籍

陈荣捷《近思录详注集评》.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世纪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